【聚設匯】:聽說貴公司已經和佳兆業(yè)合作了一個拎包入住項目,樣板間已經做好了,八月開始銷售,能和我們分享一下這個新項目具體是怎樣的情況嗎?對于其中的“家居捆綁設計”您是如何理解的?對于這一項目有何期待?
【齊鵬達】:拎包入住在之前的市場上比較空白,其實拎包入住就是全裝修的概念。從毛坯到裝修,目前開發(fā)商解決的是裝修的問題,有一些毛坯房就算開發(fā)商不解決,業(yè)主也會解決裝修的問題。裝修在行業(yè)內叫硬裝,要進行硬裝設計與施工,硬裝包括不可挪動的部分,天、地、墻等,配備了我們必備的生活功能,包括廚房空間的櫥柜,樂衛(wèi)浴空間的淋浴、屏風、浴室柜、馬桶等不可挪動的,這是第一步部分。第二步我們會做軟裝,包括可挪動的物件擺進空間,第三步包括更偏功能的燈飾、布藝窗簾、床品、地毯等等。每個人對藝術的追求是不一樣的,他們不同的喜好造成了裝飾品擺件在材料和風格上的挑選有差異,這些能體現(xiàn)業(yè)主生活方式及生活需求喜好的東西也是從毛坯、硬裝、軟裝到補充部分的一個系統(tǒng)的鏈條。最后我們交給業(yè)主的空間是一個整體的東西,他們真正的可以做到拎包即可入住和生活。我們公司現(xiàn)在正在做這個事,目前是和佳兆業(yè)合作的一個獨家項目。以前也有過兩個以合作形式嘗試的項目。
“家居捆綁設計”和我剛才說的那個理念是一樣的,我們不是產品模式,我們所有的源頭都來源于設計,無論是裝修設計、硬裝的設計還是軟裝的整體性設計,到局部物品的匹配度的設計,比如它的尺度、材質與硬裝、空間做呼應,以及色彩間的關聯(lián)關系,都是以一個非常系統(tǒng)的設計,以完全定制的產品呈現(xiàn)出來。這個完整系統(tǒng)中的每一個東西都是經過設計的,都是鏈條里不可或缺的一個點和一部分。
我希望我們對客戶的態(tài)度能直接傳遞給客戶,解決客戶真正的需求,能引導客戶未來的生活方式,我們在風格、效果、功能等方面,甚至對客戶未來、內心深處沒有發(fā)掘出來的生活需求都要有指引,這是對外的期待。對內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項目能打造一個更完善、能力更強的團隊出來,未來把這種模式服務于更多的市場領域。
(深圳寶觀城)
【聚設匯】:您的設計項目包括商業(yè)、住宅、酒店等領域的設計與工程建設,您認為這些空間在設計過程中有何共通點和不同之處?
【齊鵬達】:空間、功能、需求,我所謂的需求是指市場,與藝術的完美結合,這些都是他們的共通點。每個項目的成本支持是不同的,不是說一定要花很多錢的就是好的設計,但有一些工藝、材質還是需要成本支持的。
(深圳寶觀城)
【聚設匯】:一個空間在設計過程中,你認為最需要解決的是什么要素?
【齊鵬達】:每個人的角度都不同,從我的角度來講,一個空間本身就已經決定了這個空間里的很多東西,我們如何通過我們的設計手法、視覺感知、材質的運用,盡量的釋放這個空間?我認為設計師能把小空間做出大空間的感覺,這就是成功。把原有的空間、尺度,通過一些藝術手法襯托和呼應出來,這也是一種手法,設計永遠都是圍繞著空間來做的。我們可能會有固有空間,會有靈動、變化空間,但是無論哪一類空間,設計師都應該追求更大的空間,我覺得這是設計過程中永遠不變的。
(深圳寶觀城)
【聚設匯】:您認為設計師在空間設計中扮演著什么角色?藝術與空間的關系您如何看,怎樣讓藝術與空間設計做到最好的結合?
【齊鵬達】:空間相當于人身體上的骨骼,它起到決定性和功能性的作用,而藝術設計就是為他穿衣佩飾,通過藝術手法、視覺感知去解決空間美感上的問題,設計師應該是無限的、盡量的去釋放所有的空間,不只在材質、色彩上,包括一些裝飾類提升美感的東西都可以變化。所以我認為空間與藝術應該是完美相結合的關系,而藝術與空間設計做到更好的結合就是通過固化的空間,進行量身定做,用設計量身打造出來這個空間該有的比例、尺度,所有的功能需求,然后考慮具體的細節(jié)。尺度類、功能類、材質類、色彩類等幾個大范疇都要完美解決。
(深圳寶觀城)
【聚設匯】:您更傾向于設計引導客戶的習慣還是客戶習慣影響著設計思維?怎么樣的設計才能讓使用者有好的空間體驗感?
【齊鵬達】:我認為應該也是相結合的,設計可以去做主導,而設計師不能太主觀,每一個產品,不管是我們對這種大型公建類的項目也好,還是由開發(fā)商平臺直接移植轉嫁賣給業(yè)主方也好,客戶的共性需求還是很多,我們還是應該去解決大部分的共性需求,滿足一些局部的個性需求。
(深圳寶觀城)
【聚設匯】:您從業(yè)20年,其中8年的室內設計、5年的精裝修施工管理、7年的精裝修木制品研發(fā)及工程管理經驗對您現(xiàn)在的設計思路和管理上產生了什么心得?又有什么與大家分享的呢?
【齊鵬達】:任何一件事情做多之后,經驗自然就積累下來了,多年設計經驗的積累會讓我們的效率更高,讓人少走些彎路,會幫助設計實現(xiàn)的周期轉換更快,對成本、效果、材質、配置會更了然于胸,讓我們的效率更高。
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,大家的精力也是公平的,藝術創(chuàng)作會花一部分時間,那也就必然會與管理有沖突,需要選擇偏重。我們公司在管理上可能分工會更明確一些,大家各司其職,管好自己該做好的部分,一個公司最好的管理還是在統(tǒng)一規(guī)矩的情況下注重自覺和自律。
(深圳寶觀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