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情投入
責任是一種使命,一種素質,一種美德,責任高于一切,責任提升績效。責任感是我們立身做事的基本條件;責任心是我們事業(yè)的基石。當記者問到作為資深設計師和成功企業(yè)管理者覺得身上肩負什么樣的責任,這兩個其中有什么不同時。陳會長坦然的說:“作為設計師我服務的每個對象,我會認真的投入進去,把他當成生命中的一個組成部分來對待,那么如果說從管理者來講的話,肩負的責任是不一樣的,首先我要對下面所有的員工負責,因為每個員工背后還有家庭,要么我就不要做這個管理者,既然做了我就有責任帶領他們走一個正確的人生方向,同時能帶來正能量。然后面對跟我們同行的兄弟單位、企業(yè),作為裝飾行業(yè)的一份子,我覺得我應該要做的,就是讓我們的行業(yè)更加規(guī)范,透明,能夠給到消費者一個更加公平,公正的一個消費環(huán)境,就像我們公司所有合同里都有一句話,“互惠互利,公平公正”。向上,就是面對消費者,面向整個社會,我們肩負的責任就是要把好的設計師、好的建材商、好的服務模式,更加優(yōu)惠便捷的做好,推廣給到消費者?!?
石材是有生命的
說到對于室內設計與裝飾石材這個話題時陳會長侃侃而談,從眼神中流露出對于大理石的喜愛,石材在裝飾行業(yè)占了一個很主要的板塊,石材跟其他材料有很多區(qū)別,對于大理石的理解陳會長說:它不但是一個面,它還是一個肉,還是一個骨架,還是一個靈魂。比如我們看到一個石材,首先看到是他的面,那所謂講到他的肉,是因為我們看到很多裝飾材料也能給我們感官上的享受,但是沒有辦法做到有深度,比如我們的雕刻,我們的線條,我們有很多立體的造型,有很多他只是表面的,只能作為面的裝飾,沒有辦法有深度。就像一個人一樣,你除了皮膚表面之外,再往里面就有肉,再往里面就是骨架,那我們大理石除了面除了肉,他還有很多能做到裝飾性的沉重的結構主體,比如羅馬柱,柱墩,等等之類。結構性的一些東西,就是骨架。最后講到他的靈魂,我們的石材有很多天然的紋理,這個玉中國幾千年來,古今中外都有這個意識,石材第一他有不可取代性,他有單一性,全球就是唯一一塊。第二他跟我們很多材料不一樣,我們的木材,我們乳膠漆,我們的玻璃,我們的壁紙,很多都是人造的,要么就是細膩的紋理視覺沖擊是沒有的,但是我們看到石材他是自然天然的紋路,你就會覺得他每個都是有各自的生命,都是不可復制的,這就是他靈魂的東西?!?